20世紀后期,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,電鍍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,特別是在電鍍過程中引進諸多物理因素如:磁場、聲場、溫度、電流波形及頻率、溶液流速和振動等,使鍍層質量和電鍍效率有了明顯提高。所有這些變化,對電鍍設備及其相關的配套裝置和元器件的性能、質量和品種提出了新的更加嚴格的要求。
電鍍電源屬于低壓大電流設備,要求操作簡便,能承受輸入端的突變和輸出端短路及過載的沖擊。同時電源是電鍍行業最主要的能量消耗者,因此,高品質的電源是電鍍業節能增效的決定性因素,同時對電網的綠色化有重要影響。
今天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電鍍電源的發展歷史。
第一階段為早期的交流2直流發電機組,開始于前蘇聯,由于經過2次能量轉換過程(電能、機械能、電能), 機組效率低于60%,噪聲大且換向器維修不方便,這類變流設備現在已被列入淘汰產品行列,但在電鍍行業仍有少量單位使用該類高能耗設備。
第二階段為20世紀50年代的硒整流器和20世紀60年代的硅整流器,采用變壓器原邊抽頭或用調壓器、飽和電抗器方式調壓,副邊用硒或硅二極管整流作為電鍍電源。這類電源在我國電鍍電源中占有一定比例,20世紀80年代占70%左右,如GDA,GDAJ2F,GDS等系列, 目前,仍有部分生產和應用。該類電源結構簡單,造價低,但都存在體積大,笨重和輸出指標低,精度差和效率低等缺點。
第三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晶閘管整流器,其性能指標比前2代產品有較大改善。采用了五芯柱變壓器、高壓大功率晶閘管等新技術,并出現了恒壓、恒流和恒電流密度等新特性。但是由于還是使用工頻變壓器和工作在低頻段,所以整流器體積大,重量重,效率較低,性能的進一步提高也受到電源體積的限制。
近年來,以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基礎,國內外相繼研制出電鍍用第四代直流電鍍電源2高頻開關電源。與傳統工頻整流電源相比,開關電源具有高效節能,重量輕,體積小,動態性能好,適應性強, 有利于實現工藝過程自動化和智能化控制等顯著的優點。因此,大功率開關電源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, 是當前國內外研究、開發、應用的主流和方向。